古人杂技有多绝?来看穿越百年的“江湖绝活儿”

时间:2025-05-19    浏览:15 次     来源:

“百戏”是中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起源于汉代

涵盖了幻术、游戏等多种形式

其中尤以杂技最为精彩

如今,在中国各大博物馆中

有一批“沉默的演员”静静伫立

他们或倒立如松,或顶罐若定,或下腰似弓

定格着古代中国杂技的惊险与灵动

 

在国际博物馆日

“百闻不如一见”栏目

借助AI技术

让静默的俑像再次灵动起来

带您领略一场穿越百年的杂技盛宴

杂技俑是以刻画杂技人物形象、体态为主的陶俑

与其他陶俑相比

杂技俑以群象刻画为主

形象大多生动活泼

复刻着中国古代民众的娱乐场景

在宁夏固原博物馆

馆藏着一组明清时期的银杂技俑

相较于陶质杂技俑

银杂技俑形象刻画更加细腻真实

五件杂技俑均身着交领长衫

花纹精美细致

动作体态各有不同

百年前的倒立被“一帧定格”

AI技术让他们“活”过来

这些动作媲美现代体操的优雅

展现了古人对肢体极限的挑战

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乐舞百戏、伎乐杂耍

杂技艺术自古就是各文明间交流的重要载体

沿着古丝绸之路

西域各国将异域的杂技乐舞带到中国

在交流与融合间

形成了以腰腿顶功为主要特征的

中国杂技艺术基本技巧

古人的雕刻技艺与杂技艺术完美融合

凝聚于这些静默的俑像之上

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下

他们仿佛穿越时空

上演着一场跨越百年的“中国百戏”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