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团结各族群众支援抗战的实践,为声援全国抗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新疆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下开展统战和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
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团结各族群众支援抗战的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抗日宣传教育,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募集物资支援抗战前线,为声援全国抗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新疆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下开展统战和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
共产党人在新疆团结各族群众支援抗战的实践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凝聚最广泛共识。共产党人到新疆后,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疆作为连接苏联的“国际援华通道”,是抗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其战略价值被中共中央高度重视。1937年,中国共产党派遣干部协助新疆地方推行“六大政策”,其实质是贯彻党的最低纲领,动员和团结新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
以报刊、学校等为载体和舞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其一,创办革命报刊。据《新疆抗日战争志》记载,在新疆的共产党人,直接领导和创办的革命刊物有《新疆日报》《反帝战线》《新疆青年》《新疆妇女》《新芒月刊》等,启迪了一大批革命青年的觉悟,启蒙和引领了新疆各族群众的抗日热情。其二,译介进步书刊。翻译出版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苏联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省市进步书刊,供各族知识分子学习,这些书籍和报刊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以学校为重要宣传阵地。新疆学院、省立第一中学、迪化女子中学等重点学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阵地。俞秀松首次提出“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办学方针,开启了新疆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河。
以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共产党人汪小川、李啸平以《新疆日报》为主要舆论阵地,用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文版刊登、宣传新华社消息,毛泽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节选、抗战捷报、国际反法西斯战况,还刊登宣传民族团结、民主进步的文章,成为传播真理和动员抗战的有力工具。共产党人俞秀松、黄火青(化名黄民孚)先后领导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培训革命理论骨干,举办反帝训练班,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动员各族群众参与抗日,有效推动了抗日救亡思想的传播和各族人民的觉醒。
组织动员各族群众募捐,募集物资支援抗战前线。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起着统筹国际通道维护与物资募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努力下,新疆各族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捐款捐物。以捐款购买的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发起全疆“三日献金”运动,募集寒衣、款项支援抗战。
尊重民族平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共产党人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宣传“中华民族”意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共同肩负着抗日救国的神圣使命。通过学校教育和反帝会等组织,有意识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和青年骨干,他们后来成为新疆和平解放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共产党人在新疆团结各族群众支援抗战的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与合法形式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派遣一大批党员进入新疆政府及文教机构担任要职,掌握实际工作主导权,既坚持了党抗日、民主、进步的原则立场,又善于利用合法身份和平台开展工作,将党的主张融入新疆地方当局允许的框架内,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二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共同目标。党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将新疆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抗日救国”成为超越民族差异的最高共识,极大地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在深入了解实际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毛泽民在新疆实行的金融改革、林基路在南疆推行改善民生的措施等,让新疆各族群众在抗日斗争中切实感受到好处和希望,赢得民众的信任,实现真诚团结抗战。
四是建立统一战线与培养民族干部是重要途径。既要团结各族劳动群众,也要善于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中有影响力的上层人士。大力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懂得民族政策、密切联系本民族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沟通党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落实政策、组织动员抗战的关键。
五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力量源泉。党在新疆以教育启迪民智、塑造认同、凝聚各民族抗战力量,起到了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兴办教育、繁荣文化,从根本上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素质,增强国家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是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各族人民的抗战力量。共产党人注重多元文化交融,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同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共同的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交融与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有文化活动都紧密围绕“抗日救国”这个最紧迫的中心任务展开,使文化工作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新疆与全国抗战紧密联系起来。
共产党人在新疆团结各族群众支援抗战的启示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培养高素质各民族干部队伍,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新时代新疆治理,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关键。新征程上,新疆应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发展成果。
四是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策略。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汇集各族群众智慧,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共同建设美丽新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五是把握新疆治理规律,科学施治。新时代推进新疆治理,必须把握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做好“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的大文章,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使新疆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作者:朱宪臣,系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